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微信咨詢顧問二維碼
精益生產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1.觀念上,重視產量生產,忽視建立車間生產成本管理責任控制制度
精益生產咨詢公司概述:一些生產企業的管理者認為,只有增加產品數量,企業才有增加財富的基本條件。而且,在市場銷路暢通、產品供不應求時,這種觀念更為強烈。在車間生產成本管理上,車間沒有明確的成本責任控制制度。有的企業僅執行一級核算,車間未建立成本責任中心,未制定與成本相關的考核指標,缺乏自下而上的日常成本控制手段,這為成本管理工作埋下了隱患。在實際生產中,企業也往往為了保證正常生產和產品產量穩定增長而對投入缺乏科學控制,使得領料審核不嚴、備件更換頻繁、材料物資消耗增加,因此出現產量增加、成本也升高的情況。一旦市場形勢發生變化,則會形成生產越多虧損越多的嚴重后果。
精益生產成本管理問題及對策
2.方法上,車間生產成本管理缺乏科學管理,不能起到有效控制作用
現代成本會計的7個職能,也即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決策、成本預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它們之間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成本預測是成本決策的前提,成本計劃是成本決策的依據,成本控制是實現成本決策既定目標的保證,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實現成本決策目標的有效手段。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僅編制計劃控制,缺乏對生產成本的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即使事后反映,卻沒有相應的措施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加以調節和控制,因此目前的成本管理要求仍然無法得到滿足。
3.人員組成上,缺乏專業的生產成本管理隊伍
長期以來,有些企業一直認為加強企業生產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屬于企業領導和財務部門的事情,與其他部門及其他人員沒有關系,其實這是一種片面認識。因為企業領導雖然在成本管理中處于主導地位,但其并不是直接操作者,不可能事必躬親。而且,財務部門雖然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忽視,但其職責主要是結合企業實際,熟悉生產工藝,健全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選擇適合本企業的生產成本核算方法等,從而有專業局限性。因此,要從根本上降低成本以及在生產工藝的改良、替代品的選擇、生產組織的合理安排、設備更新等方面有所進步,必須有專業人員參與抉擇,這樣才能選擇出高產、優質、低消耗的方案。從財務部門成本核算角度講,無論是選擇定額法、標準成本法或是其他方法,都需要生產人員根據生產消耗及工藝情況確定出定額消耗量,以及根據既定價格制定出定額成本。所以,如果沒有一支專業的成本管理隊伍以及生產人員的積極參與,降低成本只是一句空話。
4.手段上,成本核算方法落后,不能滿足現代化形勢發展要求
首先,成本會計核算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要求。會計人員仍然停留在報賬型會計上,沒有樹立參與成本管理的思想。一些企業閉關自守,不學習先進的成本核算方法,不與同行業進行交流,成本核算方法落后,信息嚴重滯后,根本達不到防患于未然的要求,從而無法滿足現代化企業管理的需要,這對成本管理很不利。
其次,IT業的發展,為企業生產成本管理提供了更好的平臺,也為及時、準確地進行成本預測、決策和核算,有效地實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提供了條件,但是在大部分企業中并沒有充分利用它發揮作用。例如,已配備硬件設施的企業,尚未作全盤考慮,而是各部門各自為政,僅購買滿足本部門工作需要的軟件,這樣做的后果是:一是形成資源浪費;二是系統之間相互分割,不利于形成有機聯系的企業整體管理信息系統;三是財務軟件僅滿足財務會計要求,不能充分反映成本管理信息,從而制約了成本管理的創新。
對生產成本管理存在問題的建議
1.樹立全員生產成本管理意識,推行成本責任制度
首先,企業領導在把經濟效益作為企業管理首要目標的同時,必須樹立全員成本管理意識,使所有部門、車間重視生產成本,并充分發揮每個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企業應將成本控制意識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深入到每個職工思想深處,在企業內部形成職工民主和自主的管理意識,從而以盡可能少的投入創造盡可能多的價值。
2.按照生產成本管理的職能,建立成本管理體系
按照現代成本會計的7個職能,建立嚴謹的成本管理科學體系
(1) 成本預測
成本預測是根據企業目前經營狀況和發展目標,利用定量和定性及因果分析法,對企業未來成本水平和變動趨勢進行預測
(2) 成本計劃
成本計劃用來反映計劃期內的生產耗費情況,它分為可比產品成本計劃、不可比產品成本計劃、車間成本計劃等。
(3) 成本決策
成本決策是根據成本計劃或既定的目標,在成本預測的基礎上,擬定出各種降低成本的可行性方案,通過對各方案進行分析計算,從中選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佳的方案,并使目標成本最優化的過程。例如,合理進行生產的成本決策、費用節約決策等。
(4) 成本預算
成本預算是保證成本決策所確定的最優方案得以在實際中貫徹執行的途徑和方法,其預算內容分為直接材料預算、直接人工預算、制造費用預算等。同時,成本預算必須同責任成本結合起來,將成本預算指標層層分解,各負其責。
(5)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為實現企業經營目標而對企業生產活動的控制,也即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所發生的各項耗費,以及影響成本的各種因素加以管理,發現其與目標成本的差距,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調節和干預,以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成本控制按控制時期的不同分為事前控制、日常控制等。
(6)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指通過對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之間差異的性質、產生原因以及所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揭示成本差異的構成,針對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及時糾正偏差。
(7) 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旨在明確責任,以確保成本計劃順利完成。可根據各車間、各部門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標,并按期進行考核評比。
3.改革用人機制,建立一支專業的成本管理隊伍
要從根本上降低成本,必須建立一支專業的成本管理隊伍,并且各生產車間應配備成本工程師。成本工程師可以從精通生產工藝、掌握生產特點、了解設備性能的生產技術人員中選擇,或者在生產車間的關鍵崗位或控制點選擇。同時,讓成本工程師參與企業生產成本管理,發揮其在降低生產消耗、挖掘企業潛力上的關鍵作用,保證成本信息真實、及時、完整,達到真正降低成本耗費的目的。
建立生產有序、管理順暢,操作規范,士氣高昂、高質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業現場;
為企業規劃設計一套由內到外的形象升級,外觀視覺價值體現、內在的管理內涵體現;
全員參與設備管理高產出和低成本運營,提升設備管理能力,維護能力,提高效率
構建班組生產管理體系、循環評價、人才育成、持續改善、績效管理、文化養成體系;
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交期、增加利潤,讓管理更系統科學,執行力更強
對工廠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優化物流、改善工作環境等